“數字孿生”,隨著“新基建”的風口又一次引起媒體廣泛關注熱潮。無疑將加快數字孿生應用于智慧城市的速度,促使新型智慧城市成為此次新基建最重要的戰場之一。
但對于“數字孿生”過熱也將會給市場帶來一定的負面影響:一方面,對于數字孿生城市總體規劃缺乏清晰和全面的布局,往往容易走上傳統建設,低效建設的老路;另一方面,蜂擁而至的熱潮,催生企業種種投機取巧的行為等方面。
因此,對于數字孿生在新型智慧城市上的應用價值需要深入的了解與剖析。
1.政策層面上
2020年3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務委員會召開會議提出,加快5G網絡、大數據、人工智能、數字孿生等新型基礎設施建設進度。同時明確了“新基建”的范圍,主要涵蓋信息基礎設施、融合基礎設施、創新基礎設施。大力推進城市治理現代化,以數字孿生底座為城市治理及行業應用提供數字化基礎設施,預示著數字孿生技術正式上升為國家科技發展戰略。
新基建本質上是信息數字化的基礎設施,以5G、人工智能、工業互聯網、物聯網為代表的新型基礎設施,是我國立足當前、著眼未來的重大戰略部署。可以說信息數字化的基礎設施是支撐和實現智慧園區、智慧交通、5G車聯網、智慧能源、智慧政務、智慧文旅等行業的重要技術手段。其中,數字孿生技術充分利用分利用物理模型、傳感器、運行歷史等數據,集成多學科、多物理量、多尺度、多概率的仿真過程,在虛擬空間中完成映射,從而反映相對應實體的全生命周期過程備受關注。
2.打造物理世界“孿生雙胞胎”
數字孿生技術助力新型智慧城市數字化轉型。我們知道,在物理城市中,干擾因素導致決策和建設的不可逆,但在數字孿生城市里,可以進行規劃、建設和治理的模擬仿真和推演,找到最佳的優化方案指導物理城市建設。同時,再將物理城市的實時運營的感知與反饋同步到數字城市中,形成一個良好的城市循環。
在智慧城市建設中,實現多產業技術的集成、多源數據的整合、是數字孿生城市成功的核心要素。無論是城市規劃的一張圖,還是城市治理,數字孿生都強化了新型智慧城市全要素數字化表達、大數據模型驅動與反向智能控制,從而打通智慧產業集群之間的信息互聯互通,推動新基建大潮下各領域各行業的數字升級,打造一個開放,融合的“數字孿生城市”。
3.結語
綜上所訴,我們認為新興基礎設施并非另起爐灶,而是鑲嵌在智慧城市建設過程之中,不論是新區規劃、城市建設還是城市治理,數字孿生作為一種數字化基礎設施,貫穿于智慧城市新基建之中,契合了各階段的實際需求和應用領域,進一步提高智慧城市的管理水平。在信息基礎設施讓城市信息高效傳輸成為現實;融合基礎設施在傳統基建轉型升級的基礎上,營造了智能化的應用場景;數字創新基礎設施提供了智慧城市拓展和升級的空間,因此從生產、經營、企業、行業到集群,每個環節都是數字孿生技術賦能于智慧城市的方方面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