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基礎設施建設是指發力于科技端的基礎設施建設,主要包含5G基建、特高壓、城際高速鐵路和城際軌道交通、新能源汽車充電樁、大數據中心、人工智能、工業互聯網等七大領域,涉及到通信、電力、交通、數字等多個社會民生重點行業。
新基建“新”在哪里?
1.實施將更偏重于“穩”
實施過程更加精耕細作,粗放式再無可能,在其他拉動因素受到沖擊時,或將進一步加速發揮“穩定器”作用。比如新冠肺炎疫情的暴發使人們足不出戶,經濟發展受到影響,而新基建的應用可以協助人們線上辦公、線上教育、線上售房及線上就業等,以穩定經濟發展。
2.乘數效應更大
小投入、大回報是對乘數效應的簡單歸納。通過小成本投資新基建,可以創造更多的獲利形態,并創造更多就業機會,實現高價值回報。比如5G時代,大型游戲秒下載成為可能,線上指導游戲技能更是成為日常,而這也催生了線上游戲教練這一行業,并且激發了游戲開發者的創新潛能。
3.推動投資和生產的同時促進消費和內需
新基建能夠連接產業鏈上下游,迅速拉動對投資和消費的內需。當然,想發揮此作用,離不開對5G的應用。借助5G,全面實現數字經濟應用,使投資者看到其價值愿意投資,消費者看到其作用愿意花錢。
4.參與主體的多元化
傳統基礎設施建設一般由政府主導,而新基建項目涉及更多私人部門的參與,需要政府和市場的相互配合。
新基建有五個典型特征
1.技術迭代升級
發展意味著新事物的產生,伴隨技術的創新發展,將衍生出新的內容和形式,呈現技術迭代升級。
2.軟硬兼備
新基建并非傳統意義上的實體建設,它既包含基礎的硬件設施,也包含操作系統等軟件設施,軟硬設施兼具。
3.協同融合
新技術推動現代通信網絡集感知、傳輸、存儲、計算、處理于一體,更加具有協同性和融合性。
4.價值賦能
新基建賦予了工業、能源、醫療等行業更多的價值,比如醫療行業的遠程醫療,打破了時空限制,擴大了就診范圍。
5.投資多元
我們所熟悉的修路、架橋等傳統基礎設施投資,一般由政府投資主導,而新基建直接服務于市場,市場參與度較高。
新基建有哪些機遇?
新基建項目的落實,受益最大的是工業互聯網、新能源等相關領域,并給各行業帶來新的發展機遇。政府將給予相關產業大量資金支持,比如新能源汽車、城際高鐵等新基建項目建設將直接獲得專項補貼;5G、人工智能、大數據等數字經濟相關的產業,迎來新發展的契機,推動產業優化升級。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預測,新基建中的5G網絡建設,6年期間需要1.2萬億到1.5萬億元,直接拉動的產出是10.6萬億元,間接拉動的產出是24.8萬億元。新基建給產業帶來的改變,正在從一個個技術上的應用開始,通過信息之間相互融合,幫助企業形成一個全新的生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