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是“十四五”開局之年,也是構建新發展格局的起步之年。“十四五”藍圖已繪就,在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發展格局下,中小企業上云已經成為國家發展的重要方向,也是企業數字化轉型的剛需。而在今年剛剛結束的“兩會”期間,多位全國人大代表和政協委員針對“中小企業上云”提案。
中小企業上云是剛需
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云計算與大數據研究所所長何寶宏認為,中小企業上云既是國家近年來的發展方向,也是企業數字化轉型的剛需。
一方面,我國高度重視云計算產業發展。2015年,國務院先后出臺三項與云計算密切相關的政策文件,為云計算發展奠定了重要政策基礎;2017年,工信部發布《云計算發展三年行動計劃(2017-2019年)》,提出我國云計算發展的指導思想、基本原則、發展目標、重點任務和保障措施;2018年,工信部、發改委、財政部和國資委聯合印發《促進大中小企業融通發展三年行動計劃》,文中指出,支持中小企業業務系統向云端遷移,依托云平臺構建多層次中小企業服務體系。2020年工信部實施《中小企業數字化賦能專項行動方案》,發改委和網信辦聯合印發了《關于推進“上云用數賦智”行動培育新經濟發展實施方案》,鼓勵云計算與大數據、人工智能、5G等新興技術的融合,推動傳統企業數字化轉型。
另一方面,企業上云是數字化轉型必經之路。傳統的以生產為主導的商業經濟模式已無法支撐企業降本增效的需求,數據驅動企業運營模式發生變革已經成為必然的趨勢。隨著數字經濟時代的到來,傳統技術并不能很好地滿足產業在網絡化、平臺化、智能化等方面的需求。以云計算為代表的新興技術能夠實現企業信息技術軟硬件的改造升級,創新應用開發和部署工具,加速數據的流通、匯集、處理和價值挖掘,有效提升應用的生產率。同時,云原生技術能夠徹底改變傳統信息基礎設施架構,加速基礎設施的敏捷化,進一步提升企業生產效能。
中小企業上云挑戰與機遇并存
近幾年,在相關政策推動下,我國企業上云尤其是中小企業上云上平臺意識和積極性明顯提升,中小企業上云比例和應用深度大幅度提升,中小企業上云生態不斷優化。根據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的云計算發展調查報告,2020年我國已經應用云計算的企業占比達到72.1%,較2019年上升了6%。
在抗擊新冠肺炎疫情與復工復產中,明顯的感受到中小型企業用云、用平臺也進一步活躍起來也,很大程度上加速提升企業對云服務,特別是SaaS服務的接受度和認可度。但部分中小企業對如何進一步上云上平臺存在一些疑慮,何寶宏指出主要存在于三方面。一是在中小企業上云過程中缺少行業對其階段、目標和能力的專業化指導,上云路徑仍不清晰。根據企業上云的不同階段,中小企業需要云服務商以及第三方機構從咨詢、規劃、評估、建設落地、供需平臺、軟件工具、行業解決方案以及運維運營等環節,幫助其實現不同階段的能力建設和工具軟件選型,逐步提高信息化的,保障企業在數字化轉型中的順利推進。二是面向行業及垂直領域的云服務能力不夠完善。伴隨著企業上云進程的不斷深入,企業上云從資源上云逐步進入到應用上云,企業希望云平臺尤其是SaaS服務進一步聚焦行業及垂直領域特色和需求,解決行業業務痛點問題,能夠更好地服務于行業企業。三是企業上云上平臺后效果收益缺乏評估依據。需要鼓勵上云企業從資源采購規模和利用率、業務效率提升情況、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等方面對企業上云上平臺后效果進行評估,促進企業上云積極性,增強企業用云信心。四是需要政策持續引導企業上云上平臺。鼓勵完成基礎設施上云的企業結合行業特色和業務屬性,加快應用SaaS服務,從資源上云階段穩步進入應用上云階段;引導還未上云的企業尤其是中小微企業以SaaS服務為始起步登云,從單向應用入手,解決訂單和增收等切實痛點問題,增強上云信心;鼓勵上云企業分享經驗,促進上云環境逐步優化,效能全面提升。
中小企業上云上平臺近幾年一直是被行業關注的重點話題,國家也陸續發布相關政策指引企業上云上平臺,中小企業上云上平臺將成為行業發展的大趨勢。因此,何寶宏提議應該加強以下幾方面能力:一是加快培育一批符合中小企業需求的數字化平臺服務商,盡快幫助中小企業在平臺建設、資源整合等方面提供符合企業需求的產品和解決方案;二是積極引導數字化服務商豐富面向中小企業的云服務,推動中小企業設備上云和業務系統向云端遷移,更加便捷的使用云資源;三是加強供需對接平臺建設,通過搭建資源和能力共享平臺,引入一批數字化可信服務商,為中小企業提供覆蓋原材料采購、人員招聘、研發設計、生產制造、銷售運營等覆蓋企業全流程的服務;四是組織開展宣傳培訓,推廣中小企業上云實踐典型案例,形成一批有影響力、帶動力的中小企業上云典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