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多數綠色數據中心的解決方案都需要改進,而現在是改進的時候了,并且可以從云計算的租戶管理中借鑒一些經驗和教訓。
每個企業都希望運營高效節能的數據中心,也稱之為可持續運營數據中心。許多政策和技術都在推動這一目標發展,一些國家鼓勵減少數據中心的碳足跡。例如,芬蘭宣布降低具有更好節能指標的數據中心的能源稅。數據中心運營商在在氣溫較低的北歐地區建設和運營數據中心的最大優勢是,可以利用室外的低溫空氣進行冷卻,有效節省能源。
如今,構建和運行綠色數據中心的技術中包括智能電源管理,某些數據中心的冷卻系統采用人工智能技術,提供的一些獨特的解決方案是可以將數據中心產生的余熱為周圍社區居民供暖,或將數據中心浸入水中以對其進行冷卻。
但是,采用這些看似做到極致的節能方法可能有些舍本逐末。如今,對于需要推動成本優化的現代數據中心而言,即使采用使電力、冷卻和水的使用效率更高的新技術,也無法解決核心問題。
業務需要靈活性,但需要控制IT設備的應用,也就是說根據數據中心的具體情況采用綠色節能技術。
數據中心產生功耗的根本原因是首先使用了過多的IT設備。通過調查研究,就會發現應用程序和數據存儲無法以節能的方式運行,并且需要過多的處理器、內存、網絡、數據存儲和其他核心服務。換句話說,它們以低效的方式運行,所需資源比最初使用的資源要多得多。
當然,并沒有人建議開發人員對他們的代碼和數據庫再次進行設計和調整,但是可以做一些其他事情:
首先,將能源效率作為Devops和Devops工具鏈的一部分。持續測試的一部分應該包括能效測試,就像安全性、性能和穩定性測試一樣。如果代碼不能有效地使用資源,它應該會被退回。
一些應用程序需要1PB以上的數據存儲空間和300臺物理服務器才能運行和處理,而通過一些簡單的設計更改來優化效率,可以減少到10臺服務器和500GB存儲空間,并且總有一些方法可以使應用程序和數據存儲的資源利用率更高。
其次,夠利用當今公共云中可以找到的租戶管理方法。租戶管理還可以通過監視和優化應用程序對資源的使用來減少資源消耗,從而降低能耗。
這個想法是在應用程序和它所需的資源之間利用專門構建的技術層。雖然類似于虛擬化和容器,但它更像是公共云中考慮到資源優化的租戶管理系統。
固有功能將包括I/O的序列化,以通過技術(如對于傳輸中的數據進行重復數據刪除)減少存儲的規模和活動。此外,使用內存優化方法,這樣就不需要同時為應用程序占用大量內存。然后是對處理器優化:將低功耗處理器用于為傳統功耗處理器編寫的應用程序。
對于大多數數據中心來說,可以在理論上減少40%到60%的功耗。那么最大的收益是什么?無需更改核心應用程序和數據存儲運行過程,并且對性能的影響也最小。
在多租戶管理的啟發下能否看到綠色解決方案得到廣泛采用嗎?這不確定。優化數據中心基礎設施雖然很好,但是并不能達到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