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各城市的智慧城市建設內容來看,一方面是加強城市基礎通信網絡建設,提高通信網絡帶寬及覆蓋率;另一方面是在一個云計算平臺之上提供智慧應用服務,如智慧的公共服務、智慧的社會管理、智慧交通、智慧醫療、智慧物流、智慧安居等。
智慧城市的建設是長期、逐步推進的過程。通信體系以及云計算平臺的進一步完善是基礎,應用服務能促進城市管理效率、能明顯改善居民生活質量、能促進企業經營效率,這三方面的項目將先期推進。
智慧城市的建設重點在于:
通信層:有線方面將繼續加快城市光纖寬帶網建設,實現城鎮化地區全覆蓋,繼續提升網絡基礎設施能級,無線方面將通過3G、城市Wifi以及4G(LTE)三方面的進一步投入,構建起多層次、廣覆蓋、多熱點的城市無線寬帶網絡。
感知層:高清攝像頭將進一步得到普及、將建立更完整的高精度城市地理位置信息系統。
數據層:在系統規劃現有云計算中心計算能力的基礎上,各政府職能部門數據在一個云平臺上的整合、共享、挖掘和分析將成為重點。
應用層:智慧城管、電子政務、智慧醫療、智能交通、平安城市、食品安全、環境監測、智慧社區、智慧校園、智慧旅游、智慧物流、智慧企業等將持續獲得較高投入。
安全層:基于云的安全和基于終端的安全將是重點建設方向。
1、智慧社區
智慧社區涵蓋社區內部和社區周邊的各項服務,社區內主要包括智慧家庭、智慧物業、智慧照明、智慧安防、智慧停車等基礎設施服務,社區周邊主要包含智慧養老、智慧醫療、智慧教育、智慧零售、智慧金融、智慧家政、智慧能源等民生服務。
在政策支持及基礎設施完備的基礎上,智慧城市的應用場景日益豐富,例如智慧安防、智慧交通、智慧社區、智慧商業、智慧旅游、智慧環保、智慧能源等。智慧安防、智慧交通、智慧社是目前智慧城市發展中需求最高、落地最快、技術與服務相對成熟的三大領域。
2、智慧安防
自2015年起,安防行業逐漸引入物聯網技術,城市的安防從過去簡單的安全防護系統向城市綜合化體系演變,城市的安防項目涵蓋眾多的領域,有街道社區、樓宇建筑、銀行郵局、道路監控、機動車輛、警務人員、移動物體、船只等。
特別是針對重要場所,如:機場、碼頭、水電氣廠、橋梁大壩、河道、地鐵等場所,引入物聯網技術后可以通過無線移動、跟蹤定位等手段建立全方位的立體防護。
兼顧了整體城市管理系統、環保監測系統、交通管理系統、應急指揮系統等多領域進行融合,圍繞安全主題擴大產業內涵,呈現出優勢互補、協同發展的“大安防”產業格局。
3、智慧交通
交通是一個城市的核心動脈,也是智慧城市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智慧交通是在智能交通的基礎上,在交通領域中充分運用物聯網、云計算、互聯網、人工智能、自動控制、移動互聯網等技術,通過高新技術匯集交通信息,對交通管理、交通運輸、公眾出行等等;
交通領域全方面以及交通建設管理全過程進行管控支撐,使交通系統在區域、城市甚至更大的時空范圍具備感知、互聯、分析、預測、控制等能力;
以充分保障交通安全、發揮交通基礎設施效能、提升交通系統運行效率和管理水平,為通暢的公眾出行和可持續的經濟發展服務。